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乡村小说网www.xcxs520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就拉着去听课,这就很扰民了。
朱元璋听说孩子们还有家务,一抬手,把社学给废了。
好了,大明的官方小学无疾而终。
可过了几年,朱元璋又觉得,孩子有家务也不能耽误学习啊,于是一挥手,在洪武十六年,社学又给恢复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知错就改的,既然官方小学扰民,那就改民办小学吧,至于学费,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想学就交,不想学,那就继续喂猪卖白菜去。
在州府县学与社学之外,朱元璋还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设置了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
除了这些“本科类”学校外,大明还存在有医学、阴阳学等专科学校。
明代市民文化的普及,学风之盛,都与朱元璋的教育体系有关。
《明史》在这方面,给了朱元璋高度的评价:
“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库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徽,山派海涯此明代学风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虽然史官说的话,难免有逢迎、溢美之嫌,但朱元璋重视教育,是不争的事实。
后来的圣人王阳明,他便推崇朱元璋的平民教育,并将其融汇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中。
朱允炆设置京师初等学院,一是为了弥补官办小学的空白,配合后续国子监革新;二是为了解决白莲教。
在内阁与翰林院提出的解决白莲教方略中,除了主张严惩、监控之外,还提出了一点,那便是启发民智。
这个观点是姚广孝提出的,他认为,人没文化不服管,不信你看,北面鞑靼、瓦剌,南面各土司,山里经常闹腾的,大部分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
反观历史,有文化的人很少造反。
不信你去找历史书,把自古以来的造反者列个表,文盲、半文盲占据绝大多数……
朱元璋一开始也是文盲,但人家是在造反过程中自学成才了,就建国之初,圣旨都写不好。
比如鬼子来了,朱元璋写了一封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就如此霸气的白话……
姚广孝的建议为翰林院所采纳,被朱允炆认可,加之灾民入京师已成定局,拖家带口的,总需要给他们安顿好。
百官对女子入学有警惕,不舒服,会反对,那咱就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