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乡村小说网www.xcxs520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整个古文学派的上层,除了郑玄之外,都对刘备在古文学派内部的影响力认识不足。

这一点和他们的出身与成长环境脱不开干系。

可以说除了郑玄之外,派的上层在出身上和成长经历上都和刘备有巨大的差异,包括他的老师卢植。

所以他们并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刘备在那些与他出身相近的古文学派基层年轻士人们的心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郑玄和刘备的成长环境倒是颇为相似,都是出身自败落的官宦之家,不过郑玄家里人丁众多,父母兄长辛苦劳作,还让他过了一段脱产读书人的日子,使得郑玄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

与之相比,刘备家里败落的比较彻底,无法提供给他做脱产读书人的资源环境,所以论知识积累,除了上辈子带来的,还真就是十五岁以后加班加点补回来的。

尽管如此,郑玄也是切切实实吃过贫寒苦头的,并且也经历过求学到声名大噪再到万人追随的那个场景,他对此有一定的认知。

他很清楚刘备的微寒出身和他目前所达到的成就到底对古文学派的年轻人们有多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所以当初古文学派搞庆功大会的时候,他才大力支持刘备获得《左氏春秋》的一份传承。

他想要为古文学派的年轻士子们树立一根标杆,让他们觉得人人都有成为刘备的可能,以此聚拢人心,用“希望”这个最大的心理武器来抗衡今文学派切实掌握的珍贵**资源。

这个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凝聚了人心,让古文学派内部出身微寒的年轻士子们对学派更具备信任感和期待感,也很大的提升了学派的凝聚力。

所以刘备就是古文学派最佳的对外宣传对象,是古文学派最优秀最成功的一次公关。

这次成功的公关使得古文学派在获得初步胜利之后迅速站稳了脚跟,巩固了胜利果实。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结果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

就连郑玄也因为吃苦受罪不够、被歧视的不够而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

那就是广大年轻的出身微寒的士子们不可避免的对刘备产生了极强的个人崇拜。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