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仙轩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乡村小说网www.xcxs520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各地的灾民也不断涌进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夏河寨前千户所送来的命令看,咱们千户所境内的贼寇也是蠢蠢欲动。”
苗绍兴奋的说道:“大人下令吧,咱们何时出兵剿匪?”
许铭更是直接,抱拳说道;“属下愿为先锋,先行率部探查各处贼寇情形,为大人在前探路。”
刘衍笑着让二人先坐下,说道:“剿匪是肯定的,不过此番出兵还是其次,安置过境的灾民才是重中之重。”
众人面色凌然,岳明抱拳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属下记得早年徐光启大夫就曾说过: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这蝗灾在各种灾祸之中,可以说是最为凶险的。而那些灾民此时已经身无长物,甚至时间一长,各地的灾民恐怕都要易子而食了!”
刘衍对此甚是忧虑,蝗灾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并不是说仅仅因为蝗灾本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很大,而是说在发生蝗灾之前还会有场旱灾,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久旱必蝗”。
其实华夏先民已经与蝗虫进行斗争了几千年,到了此时,大明百姓也彰显了强大的智慧,从生产中汲取经验。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精通农学,编撰的《农政全书》和《除蝗疏》中记载了大量抵抗蝗虫的方法。
后世在治理蝗灾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便是汲取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比如说通过挖沟渠来消灭蝗虫,一般是在田地里用布或者木板,当蝗虫掉到沟里时,赶紧上去掩埋或扑杀。这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有记载:“蝻子跳跃行动,便须开沟捕打,其法视蝻到处,预掘长沟,深广各二尺,沟中相距丈许即作一坑,以便掩埋。”
还有天敌防治法,《除蝗记》中这样记载:“(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鸭子军”,这一点在后世仍然沿用。
但是用鸭子来抵御蝗虫只能应用于区域性的蝗灾,同时在对已经成聚飞状的蝗虫群效果甚微。但这种方法既也有利于提升农民收入,对于古代许多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徐光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从根源上治理蝗虫,彻底消灭蝗虫滋生的舒适环境,他在《除蝗疏》中写道:“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其中的“涸泽”就是因为干旱少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