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被掏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乡村小说网www.xcxs520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咏桃李之歌,吟柳牡芍之句者众,咏凌霄者寡,今咏凌霄,赞其附木而上,最能高矣,苕苕孤上,义取象斯,无可疑者——”

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后面还有洋洋洒洒数千字。

李启读的很艰难。

诚然,这些开头的文字,大意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其中用典之繁杂,简直令人发指。

举个例子,单单是正文里第一句,仅仅十三个字,所引用典故便有四个:

《考异邮》曰:饰礼容,成文法。

《史》曰:圣人陈俎豆,设礼容。曰:天下壮观。

《国书》曰: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

《上林》曰:君未睹夫巨丽。

第一句看完,再看内容,中间那一串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那根本就是一行行古代故事组成的,虽然只有几个字,但每个字都是一系列的故事组成。

单说“弱枝之枣”这四个字,就有: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弱枝枣。《广志》曰:周文王时,有弱枝之枣,甚美,禁之,不令人取,置树苑中。《荔枝赋》曰:房陵缥李。《荆州记》:房陵县有好枣甚美,仙人朱仲来窃。大山肃亦称学问,读岳赋周文弱枝之枣,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历,为碓磨之磨。

这还只是李启看得懂,分得出的出处,还有很多东西搞不好他也弄不清出处,不知道出典是什么。

整篇文章,好几千字,饶是以李启的阅读量,也根本无从查阅出处,恐怕只有和柳东河一个级别的儒士才能做到吧。

如此之多的应用和出处,除了证明柳东河的学识渊博,还代表了这篇文章的力量。

文字是有力量的,典故自然也是如此。

柳东河以自己的学识和文字,将这些典故的象征力量引入其中,赋予了这篇文章更多的底蕴和力量。

李启等人通读一遍,尽皆叹服。

整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柳东河在白马寺看见了一颗欣欣向荣的大松树。

这棵松树足有百尺高,他还以为是某种修为有成的树精。

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树木早已枯死,上面繁荣的枝叶,其实是缠绕在枯朽树干上逐渐生长,往上攀爬的凌

武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